自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三级陆续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机构以来,始终将加强学习培训作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快速形成工作成效的有力举措。
一、召开现场会议,促进互学互鉴
11月5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玉林市组织部分区直部门,以及全区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的民营经济和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召开现场交流会。会议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局相关负责同志就加强政企沟通和问题解决作专题辅导。总结分析当前民营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研究部署下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和要求。参会代表实地调研,学习当地通过不断优化支持政策和发展环境,成功打造专业(香料)行业交易平台、特色产业(陆川猪)发展平台,持续培育壮大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
二、打造成熟课程,扩展培训效果
为加大培训力度、扩大覆盖范围,进一步凝聚全区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共识,自治区党校(行政学院)启动开发《推动广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案例教学课程。该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注重总结提炼出适用于广西可复制、可操作的工作方法。待今年12月课程验收后,将从明年起纳入自治区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等各类学习培训班的教学计划,并逐步向市、县级党校延伸,力争打造党校系统“精品课程”长期采用。
三、坚持学法用法,宣贯法律精神
围绕学习宣传民营经济促进法,全区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面向全社会进行系列学习宣传,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商会、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等“六进”活动,举办多场“辅导讲堂”“法律进商会进民企”“民营企业家沙龙”等专题宣传培训活动。10月24日,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等方面为全区民营经济相关工作部门进行授课。